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源 >
【健康科普】什么?“胖得要命”是真的!!
来源: 天津市天津医院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6 13:12:38

有的人容易长胖,喝水都长肉,


(资料图)

有的人却偏偏怎么吃都不胖,

难道胖和瘦就是天生的?

可千万别“听天由命”!

胖和瘦不仅仅是体型的问题,

它和寿命的关系可大着呢~

过瘦和过胖都不好,

那哪种体型的人更长寿?

如何衡量自己的胖瘦?

想长寿要怎么做?

哪种体型的人更长寿?

研究表明,体重和长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。

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冠心病、2型糖尿病、绝经后妇女乳腺癌、儿童高血压的发病风险。根据目前研究,有50余种疾病与肥胖有关,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,形成恶性循环。

低体重同样也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,因为太瘦的状态,会降低人体对疾病和创伤的耐受能力,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,降低生存质量,增加死亡风险。

年轻时正常体重、年老后体型微胖的人,寿命更长。

如何衡量自己的胖瘦?

体重的评判标准有“正常”、“偏低”、“超重”、“肥胖”等。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体质指数BMI(body mass index)用于判断体重最常用的指标。

BMI(体重指数)=

体重(kg)÷身高(m)的平方

表一 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 BMI= Kg体重/㎡身高

分类

BMI/kg.㎡

肥胖

BMI≥28.0

超重

24≤BMI≤28.0

体重正常

18.5≤BMI≤24.0

体重过低

BMI<18.5

摘自 中国营养学会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

另外,老年人体重正常的BMI判断界值与中青年人不同,BMI在20.0~26.9为宜。

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一些看上去肥胖(腰围粗、肚子大)而不超重的人群,是无法依据BMI做出体重是否存在健康风险的判断的。这是因为脂肪组织在体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。

近年来,越来越多对脂肪分布与健康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发现,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。

当女性腰围超过80cm、男性超过85cm,或腰臀比(腰围/臀围)男性超过0.9,女性超过0.8时,就预示慢性疾病发病提高的风险了。

老中青如何科学减重?

不同年龄段人群,减重侧重点不同:

中青年调整饮食,控制腰围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,国人半数肥胖为中心型肥胖,也就是腰粗肚肥。

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,在我国,男性腰围≥85厘米,女性≥80厘米,就算中心型肥胖。

饮食尽量遵循“早餐饱、中餐好、晚餐少”的原则,不要早餐对付、午餐点外卖、晚餐大吃大喝。

办公室、客厅等随手可及的地方,不要放高热量的零食,替换为坚果、酸奶等。

少点外卖,尽量自备午餐,烹调以蒸、白灼、炖、凉拌为主,少放油盐糖。

避免久坐多做瘦腰收腹的健身动作,如平板支撑、仰卧腰部扭转、静态或动态臀桥等;上班间隙可练习下蹲、侧抬腿等;跑步适合大多数人,一周3~5次,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。

老年人适度运动,增加肌肉

身形消瘦的老人:适度运动,有助增强肌肉活力,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运动量较小,方便开展易坚持,可每天锻炼1~2次,每次半小时左右,以轻微出汗为宜。

过度肥胖的老人:尤其是有“三高”等慢性病的老人,应适当减重。

除运动外,要在饮食上加以改善。少量多餐,每日4~5餐,每餐七分饱;每天吃一颗鸡蛋、喝一杯牛奶,吃一两鱼虾、摄入一两禽肉,再加上一至二两豆制品,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;谷物、杂豆和薯类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,比如红薯、土豆、山芋、芸豆等,注意粗细粮的搭配。

原来“胖得要命”是真的!

控制好体重,

不仅能收获健康的体型,

还能延年益寿哦~

声明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,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

来源:健康天津

责任编辑 :刘克臻鞠超丁磊

投稿邮箱 :stjyyxck@tj.gov.cn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